saver级里程票:让你花小钱办大事

那些大家心里痒痒的商务舱、头等舱,除了花大价钱硬买,其实还有个更接地气的玩法,那就是——航空里程票。说白了,就是用航司的“会员积分”(也就是“里程”)去换,而不是自掏腰包。

里程票也分三六九等,这篇文章要聊的就是最秀、最值得我们去肝的那一类,人称“saver等级里程票”。

里程票的核心分类:并非所有兑换都划算

里程票用得值不值,关键看你换的是哪种。

“真·里程票”—— Saver级

特点: 属于里程票里的“隐藏款”。它有一套固定的兑换标准,价格跟现金卖多少钱无关。比方说,规则里写着从甲地飞乙地的商务舱要8万里程,那只要还有Saver票,它就雷打不动是8万里程,管它现金价是5000美刀还是1万美刀。所以只要让你逮着Saver票,就能用那个相对划算的固定里程数拿下。这正是让里程价值飞升的秘诀,也是各路大神们孜孜以求的。

缺点: 航司放出来的Saver票少得可怜,得提前很久计划或者眼疾手快地抓住机会。

“普通里程票”—— Standard / Dynamic等级(标准/动态票)

特点: 这类票就跟现金价绑死了,很多非Saver的兑换里程数是飘忽不定的,会跟着机票的现金价走。现金票卖得越贵,换它就要越多的里程。这种时候,你的里程用起来就像一张“固定折扣”的优惠券,很难有什么意外之喜,让你找不到那种“赚到了”的快感。

优点: 位子给得足,基本上只要飞机上还有空座你就能换。

当今航司的里程票体系

搞明白了上面这两种路数,你就能看懂现在航司们主流的三种玩法了:

经典两级制: 比如新加坡航空,把里程票清清楚楚地分成便宜的“Saver”和贵的“Advantage”,让人一眼就看明白。

混合动态制: 比如美国联合航空,它们还留着宝贵的“Saver”票,可一旦Saver票被抢光了,剩下那些里程票的价格就跟看大盘似的,实时变化。

完全动态制: 比如达美航空,干脆把固定兑换表给扔了,所有里程票的价格都跟着现金价跑,换起来是方便,但价值感就那么回事了。

写在最后

想成为一个会玩的里程用户,入门功课就是先在脑子里把概念理清楚:咱们的目标,就是去找到并且换到手那张数量不多但含金量超高的“Saver等级里程票”。

想通了这一点,你就等于拿到了打开高性价比旅行大门的钥匙,再也不是傻傻地攒里程,而是可以有策略地规划,把每个里程都花在点子上,去体验那些过去觉得遥不可及的飞行。

类似文章